“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 ----从《摆脱贫困》一书看习近平唯物辩证思维形成与发展的轨迹
发表时间:2016/11/05 21:41:02 消息来源:admin 

黄 健

摘要: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所运用的唯物辩证思维是根据国情和宁德区情的实际,体现崇尚行动的实践观,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立场;抓主要矛盾和兼顾各方面工作,着眼于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倡导综合协调发展的辩证观点;提出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运用量变与质变相互转化辩证关系的思维方法;充分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习近平唯物辩证思维的形成来自良好的家风熏陶和远大的为民报国志向、好学的精神追求和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以及坎坷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实践锻炼经验。习近平离开宁德到主政中央以来的一系列工作思路和治国理政思想是《摆脱贫困》一书唯物辩证思维的新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宁德;摆脱贫困;唯物辩证思维

《摆脱贫困》初版于1992年,收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文章,共29篇。全书围绕闽东地区加快发展、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广泛涉及闽东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内容,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书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理论营养和哲学内涵,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尤其是书中所展现出来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彰显了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以及历史逻辑的高度统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典范,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1]

本文着重探讨《摆脱贫困》一书所包含唯物辩证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的轨迹,从中探寻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哲学思路。

一、《摆脱贫困》一书所体现的习近平唯物辩证思维形成的原因

《摆脱贫困》全书中有20处出现“辩证”一词,标题中直接引用“辩证”一词的有一篇,每篇文章都蕴涵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思维。可见,习近平在本书中所阐发的唯物辩证思维是他在宁德工作之前就已经蕴育成熟,《摆脱贫困》一书是其在宁德工作期间研究如何使宁德摆脱贫困的唯物辩证思维的精采展示。那么,习近平早期唯物辩证思维是如何形成的?笔者认为大体上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良好的家风熏陶和远大的为民报国志向

习近平出身于高干家庭,其父习仲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习仲勋是一个职业革命家,然而在革命事业之外,他最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宝贵时光。习仲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家人。他疼爱孩子,但从不娇惯,教育儿女“夹着尾巴做人”,家风之严甚至“不近人情”。 早年,习仲勋和齐心就经常鼓励儿女多读书、多学习,为人民作贡献,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对孩子们提出新要求,要求也越来越高。

2001年10月15日,家人为习仲勋举办88岁寿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公务繁忙,实在难以脱身,于是抱愧给父亲写了一封拜寿信。信中,他深情地写道:“自我呱呱落地以来,已随父母相伴四十八年,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久而弥深。希望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宝贵与高尚品质很多,给我最深印象的大约如下几点:一是学父亲做人。父亲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我党同志的普遍尊敬,首先是因为您为人坦诚、忠厚。您曾教诲我,您一辈子没有整过人和坚持真理不说假话,并一以贯之,这正像毛泽东说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二是学父亲做事。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我辈与父亲相比,太过平庸,汗颜不已。但更令我们感动的,是父亲从不居功,从不张扬,对自己的辉煌业绩视如烟云。这才是成大事者的风范,永远值得我辈学习和效仿。三是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您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在社会上喊我们是“狗崽子”的年代,我就坚信我的父亲是一个大英雄,是我们最值得自豪的父亲。历史已经证明,您是一个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四是学父亲的赤子情怀。您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您热爱中国人民,热爱革命战友,热爱家乡父老,热爱您的父母、妻子、儿女。您用自己博大的爱,影响着周围的人们。您像一头老黄牛,为中国人民默默地耕耘着。这也激励着我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报效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五是学父亲的俭朴生活。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2]这封拜寿信,既是习近平对父亲深厚情感的流露,也是一个革命后代继承先辈精神的誓言。从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老革命家习仲勋的为人处事与家风家教,及其对习近平成长的深刻影响。习近平正是在父母耳濡目染的熏陶下、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树立了远大的为民报国志向,逐渐成长成熟,最终成长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

(二)好学的精神追求和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

习近平早年在延安插队时,尽管学业中断了,但习近平对知识的渴望始终如一,读书自学不辍。下乡来梁家河时,他随身带了沉甸甸的一箱书。白天干活,劳动休息时在看书,放羊时也在黄土高坡上看书……到了晚上就在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几乎梁家河的每一位记得习近平的村民在提到他时,都用“爱看书”、“好学”来评价他。在村民的记忆中,习近平经常边吃饭边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马列,好像也有数理化。“那时候不通电,他就在煤油灯下看书,有时候吃饭也拿着书。他曾回忆道:“想要读到一本好书很不容易,有一次听说有本书特别好,便走了很远的路向这本书的所有者去借书读。1975年,习近平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学习,接受了系统的大学教育,他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更是广泛涉猎哲学、历史、经济、政治知识,打下了广博的知识基础。

习近平尤其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其中也包含着极其深厚的唯物辩证思想。从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和在主政浙江时的《之江新语》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及自2012年11月份以后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都引用了大量的古文经典。可以看出习近平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这对于他的唯物辩证思维方式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坎坷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实践锻炼经验

习近平的童年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度过,而他的少年时代更与父亲的命运紧密相连。1962年起,年幼的习近平由于受父亲习仲勋冤案的牵连,遭到歧视。在“文革”中,他受过批斗,挨过饥饿,流浪过,甚至被关押过。1969年,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梁家河大队,开始了他艰苦却受益终生的插队岁月: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直到1975年秋天才离开这里,整整7年时间。村民们用“吃苦耐劳”来形容习近平。习近平后来回忆道:在他的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正如他所说的,这7年上山下乡的历练让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於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八年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几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3]

1979年习近平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情况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培养了对人民军队深厚的感情。1982年,当一些年轻人开始下海经商、出国留学的时候,他却主动放弃北京的优越条件,来到河北正定县任职。这个县1981年人均收入不到150元。刚开始,不少人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县委副书记将信将疑。低调务实的他,住在办公室,吃在大食堂,和大家一起排队打饭,一起蹲在树下吃饭聊天,并总是骑着自行车往乡下跑,深入到老百姓当中拉家常、问寒暖,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一片。

1985—1988年,习近平调任福建省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在中国经济特区之一的厦门工作时,他对厦门经济特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进行了前瞻性思考,领导制定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成为厦门此后发展规划、实施计划及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他担任市金融体制改革、经济特区管理建设等领导机构负责人,研究制定了推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厦门实现计划单列,主导协调解决了计划单列涉及的一些重大政策问题,为厦门长远发展争取了许多有利条件。

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习近平到宁德担任地委书记、宁德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期间,正是国家宏观调控治理经济过热的非常时期,那时,闽东经济发展困难,形势严峻,干部群众求稳求富心切,他带着感情、充满豪情来到宁德,全身心投入工作。他亲民爱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足迹踏遍闽东山山水水。并以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提出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来谋划宁德摆脱贫困的的发展战略。

可见,习近平在写作《摆脱贫困》一书之前,其人生经历了由儿时的富贵和舒适安逸转到青少年时的贫贱和艰难困苦、再到中年时转向高贵和顺利坦途;工作条件经历了插队时艰苦卓绝,到中央军委办公厅时的优越顺心,再到正定县时的困难艰辛,从厦门的发达地区到宁德的贫困地区。正是如此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如此丰富的实践锻炼经验的积累,使得习近平洞察了人生奥秘,把握了生活的真缔,了解了工作的本质,这对于他形成丰富的唯物辩证思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摆脱贫困》一书充分展现了习近平的唯物辩证思维

《摆脱贫困》一书生动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丰富历程,凝聚着他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的哲学思考,是学习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鲜活读本。纵观这29篇文章,每一篇都都蕴涵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思维。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着眼于国情和宁德区情的实际,体现崇尚行动的实践观,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立场

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所运用的唯物辩证思维是着眼于国情和宁德区情的实际,体现崇尚行动的实践观,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立场。

如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现实选择》一文中提出:“要立足于‘大农业’的区情,我们制定产业政策的思路,应当是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工业,以发展工业来支援农业。”“依区情区力,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我们要确定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寻找突破口,使资源的差异性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相吻合。”“立足区域优势,科学地选择主导产业。要扬长避短地选择主导(支柱)产业。 沿海县市宜更多地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山区县主要走资源转化型的路子。”[4]128-131

在制定宁德产业政策上把立足区情,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作为出发点,这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工作思路的具体表现。

在《困境的突破》一文中提出:“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寻求好自己的立足点”。要立足于“土”、“农”、“特”、“外”。“乡镇企业的经济运转机制的最显著的特征是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有计划按比例规律与价值规律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导向。”“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同宏观经济的发展计划相吻合,同整个经济发展步伐相一致。在这个前提下,作为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还要充分认识自己发展上‘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弱点,努力在适应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4]134-136

在寻找突破宁德经济发展困境的出路上,习近平把适合宁德区情的“土、农、特、外”作为立足点,同时强调计划与市场相作用,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相吻合、乡镇企业自身发展与整个经济发展步伐相一致。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处理协调相关问题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在《从政杂谈》一文中提出:“要多深入群众,多做调查研究,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而后审时度势,该烧则烧,不该烧决不要赶时髦,勉强‘烧火’。”[4]33“无论从实践的观点,还是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青年干部都必须切忌自以为是。切忌自以为是的最好办法就是虚心向群众学习,向老同志学习;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充实头脑,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任何盲目的自我感觉良好’,都会对真理产生排斥心理,使我们与真知灼见隔离,与成功无缘。”[4]35“领导者的气魄,用恩格斯的话说,不是脱离客观规律的盲目冲动,而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领导者要培养气魄,提高工作自由程度,唯一办法就是按照恩格斯所说的,‘深入实际,获得对外部世界必然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果断、大胆、正确地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4]46

习近平对青年干部提出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规律,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的要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在《干部的基本功》一文中提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是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党的领导是通过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而我们的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干部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并且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连的关系,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更好地贯彻。”[4]13-14

对贫困地区发展的动力问题,提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

以上这些观点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立足宁德的区情现实、崇尚实践、深入群众、扎根人民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

(二)抓主要矛盾和兼顾各方面工作,着眼于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倡导综合协调发展的辩证观点

如在《干部的基本功》一文中提出:“在办实事问题上,我们要注意拓宽视野,打开思路。一是要对办实事有辩证的理解,不能把办实事与给钱给物等同起来;所以,我们既要为物质文明建设办实事,又要为精神文明建设办实事。二是要讲重点,要抓住群众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越要力争办好。不能避重就轻,扔了西瓜去拣芝麻,或者见了难点就绕道走。三是要提高办实事的水平,讲究办实事的科学性,提倡办实事要有一点科学思考和科学论证。一件事办得是否有意义,有价值,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四是要有大局观念,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按政策办事。局部可行,但全局不行的事,坚决不办。不能有短期行为,更不能为了追求个人政绩而不顾政策规定去蛮干。”[4]19-20

在这篇文章中,明确提出对办实事要有辩证的理解,既要讲重点,抓住群众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解决,又要讲究办实事的科学性,处理好群众的眼前需求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避免短期行为和追求个人政绩。体现了在具体工作中抓好主要矛盾,兼顾各方的辩证思维。

在《秘书工作的风范》一文中提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我认为必须学会运用辩证法,分清层次,认真思考,‘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这就是说,要发挥办公室的整体效能,权衡大事小事、急事缓事,抓大事不放,抓急事先办;沟通上下左右,做到上情下达、内外有别,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4]51

这篇文章引用了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中的“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并结合秘书工作的具体实际加以拓展。同样体现了在具体工作中抓好主要矛盾,兼顾各方的辩证思维,是运用辩证法指导提高秘书工作效率的精彩表述。

在《建设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一文中提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那种‘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那种认为物质文明建设是‘硬劳动’,精神文明建设是‘软劳动’,重硬轻软的做法,那种认为商品生产发展了,脱贫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的想法,都是违反辩证法的。”[4]149-150“正确处理精神文明建设中‘破’与‘立’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立’与‘破’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立’和‘破’,都是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不破不立,不立不破,相辅相承,殊途同归。”[4]152“要抓重点带一般,树典型推全面。唯物辩证法主张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水平,在事物发展的复杂过程中,既抓住主流,又注意支流;既突出重点,又照顾一般,既树立典型,又带动面上。把这一方法加以运用,有助于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水平。”[4]158

这篇文章对指导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立”与“破”、“重点”与“一般”、“树典型”与“推全面”、“主流”与“支流”等两个方面都要有机统一、相辅相承。这也是我们今天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所必须倡导的辩证法。

在《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一文中提出:“我们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思考教育问题。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振兴是一个相辅相成、循序递进的统一过程,其基础在于教育。”“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战略高度上看问题,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努力实现教育、科技、经济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4]173-174

习近平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地位,同时强调教育要与科技、经济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这是在办好教育问题上运用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辩证思维的典范。

在《提倡“经济大合唱”》一文中,提出:“一个地方的工作,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也有‘主旋律’——这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如果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那非唱砸锅不可。所以,我们应提倡‘经济大合唱’。”“‘经济大合唱’就是要讲协调,讲配合。光有‘主旋律’,不讲同心协力不行,搞内耗和摩擦更不行,需要调动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既然是大合唱,各个部门就要自觉配合,主动协调。这不是简单的‘1+1=2’,我们要的是‘1+1>2’----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整体功能效益。”“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要有整体战略的意识,心朝一处想,劲朝一处使,声朝一处发,那就可以唱出一支悠扬、嘹亮、动听的好歌来。”[4]10-12

《提倡“经济大合唱”》一文的标题本身就体现了在经济发展中要整体推进、综合协调的思想。文中提出要围绕“主旋律”,同心同德、讲协调、讲配合,发挥整体功能效益的整体战略意识,今天看来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畲族经济要更开放些》一文中提出:“要进行经济的综合开发,这是畲族经济开放的主要目标。畲族地区有潜在的资源力量,但这并不等于具有现实的经济实力。要实现这种‘潜在’与‘现实’之间的转换,必须进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资源开发,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市场需要。我们讲的资源开发,是符合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需要的开发,因而是经济的综合开发,这种开发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不是单纯讲经济效益的,而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效益的协调。”[4]109

宁德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地区,重视畲族经济的发展是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高度重视的问题。他把经济综合开发作为畲族经济开放的这主要目标,强调要实现畲族丰富的资源由潜在向现实转化,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实现综合开发,讲求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

在《闽东的振兴在于“林”》一文中提出:“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强林业自我发展能力;以林为主,加强管护,立体开发,加快造林步伐,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办林业,把林业发展同粮食生产、出口创汇、脱贫致富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4]111“转变单一经营,实行综合开发。在产业结构上,实行‘林、茶、果、药’结合;在受益时间上,实行‘长、中、短’结合;在林地利用上,实行‘套种、放养’结合;在林木结构上实行‘乔、灌、草’结合;在经营效益上,求得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4]113

闽东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习近平抓住闽东这一优势资源,提出通过林业体制改革调动各方积极性,大办林业。开展立体开发,把林业发展、粮食生产、出口创汇、脱贫致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产业结构、受益时间、林地利用、林木结构、经营效益等方面实行多种结合有机统一。体现了在林业发展问题上的综合协调的辩证思路。

在《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一文中提出: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二、正确处理紧缩和发展的关系;三、正确处理增加财政收入与搞活企业的关系;四、正确处理多办事和量力而行的关系。[4]102-105

这篇文章的标题就直接引用了“辩证”一词,这四个关系的处理方式充分体现了综合协调的辩证思维。

在《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一文中提出:一、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的相互结合;二、经济经济效益的关系;三、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四、生产力区域布局中的山区与沿海的关系;五、改革开放与扶贫的关系;六、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4]91-99

这篇文章可以与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的辩证思维相媲美。

以上这些指导具体工作的观点无不闪耀着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倡导综合协调发展的辩证观点。

(三)提出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体现量变与质变相互转化辩证关系的思维方法

在《从政杂谈》一文中提出:“我认为,青年干部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比如闽东的落后状况是历史形成的,改变闽东的落后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有一股韧劲。没有锲而不舍的毅力,不愿付出艰辛于他人数倍的努力,不靠一点一滴量的积累,‘涓滴成流,聚沙成塔’,是不能做成事业的。”[4]34“书本知识多而实践经验少的同志,容易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的毛病,最后变成‘客里空’,世界上没有孤立抽象的大事,大事全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做大事’上,青年干部都要有一种老实的态度,甘做最普通的事,乐于扮演拾遗补缺、跑龙套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积累经验,逐步获得社会的承认,在平凡的工作中获得不平凡的成就。”[4]36

这篇文章对青年干部的工作和成长从质量互变规律的角度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要有老实的工作态度,从小事做起,要注重做长期的量变的积累工作,要以滴水穿石的精神甘当铺路石。

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提出:滴水穿石“喻之于人,是一种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人格的完美体现。”“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在一个经济落后地区发展进程,都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取,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喻之于事,则是以柔克刚、以弱制强的辩证法原理的成功显示。”“就拿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她的发展总要受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地理因素等诸方面的制约,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巨变,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鹜远的空想;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烧三把火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理;我们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4]58-59

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对滴水穿石精神作了深刻的阐释,大力提倡实干精神,立足于工作上长期量的积累,以最终实现目标任务质的飞跃。这一观点与习近平主政中央时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一脉相承的。

在《对闽东经济发展的思考》一文中提出:“闽东财政收支不平衡,靠我们自己一时还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所谓‘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事关地区发展战略全局的决策,要充分考虑到国情、省情,区情,不要把近期内难以实施的发展目标超前化。当前重要的是抓好中、短期的工作。”[4]72-73

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引用了《战国策》中的一句名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比喻在闽东经济发展上不宜好高骛远、贪大求快,而应根据闽东经济基础落后的现状,做好中、短期基础性的量的积累工作。

在《建设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一文中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是现代文明与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着的精神愚昧相决裂的过程,随着这一过程向纵深推移,必将遇到新的阻力,激化各种矛盾。扶正去邪、去伪存真、惩恶扬善、褒美贬丑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不能指望一夜之间就会发生突变和飞跃,特别是在道德教育方面,如同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必须日积月累才能有收获。所以,精神文明建设又必将是‘滴水穿石’的一种过程。基于上述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建设好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这个问题上,肯花大力气,能够打持久战,善于采取好办法。”[4]156-157

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对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提出要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来对待,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在《同心同德兴民兴邦》一文中提出:“对闽东经济发展,要持一种辩证的态度,要坚持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既要看到这些年我们取得了成绩,又要看到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我们要面对闽东的实际,消除一切超现实的幻想,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方针,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的道理,克服经济建设中的急躁情绪和短期行为,做长期艰苦的努力。”[4]207

这篇文章是习近平离开宁德时的临别赠言,他对闽东经济发展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利因素作了高度概括,告诫宁德的干部群众要克服急躁情绪和短期行为,不能有超现实的幻想,必须做好长期艰苦的努力。也就是寄希望于宁德的干部群众把“滴水穿石”作为闽东精神的核心,脚踏实地、量力而行、长期努力,一步一步地使闽东摆脱贫困。

以上这些观点无不闪耀着发扬滴水穿石精神、立足于长期艰苦奋斗,体现量变与质变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光辉。

三、习近平唯物辩证思维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一)新的更加丰富的履职经历为习近平的唯物辩证思维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1990年5月习近平离开宁德后,先后担任了福建省福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代省长,浙江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委书记,上海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直到2012年11月起主政中央。在这其间先后写作和出版了《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之江新语》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主要内容是摘编2002年10月-2006年6月习近平在浙江任职期间所作的报告、讲话、文章和批示。这些文稿全面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十六大后对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战略思考和实践探索,真实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的工作经历和心得体会,系统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思想,集中彰显了习近平同志的执政风格、领导艺术、工作作风和家国情怀。该书还总结了浙江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大胆探索和宝贵经验,是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紧密结合、执政为民与真抓实干落到实处的典范。这些文章是对浙江这一较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深刻的区情认识和全面综合辩证治理的思考和总结,文章中无不闪耀着唯物辩证的思想火花。

《之江新语》是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232篇短论。这些短论思想性、针对性、时效性强,语言简洁明快,观点敏锐清晰,形式生动活泼,讲道理浅显易懂,不空发议论,文风朴实,或赞美表彰,弘扬正气;或批评鞭挞,斥责歪风;或分析道理,揭示规律。文章内容大体分三类:一是紧密结合浙江实际谈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二是谈领导干部的的工作作风和思想方法,突出强调了群众路线 ,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三是谈干部的党性修养特别是正确对待权力和利益,坚持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文章都不是空泛议论,而是有感而发、言之有物,从实际出发又非就事论事,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只有真正吃透“理论” 和 “实际”两头,站在时代高度,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才能对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谈出一些真知灼见。这些短文针对性强,文笔优美,每一篇都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睿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分为18个专题。本书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谈中国、论世界,为各国读者开启了一扇观察和感知中国的窗口。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品味悠长醇厚的中国历史文化,感受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和梦想追求,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更加客观地看待中国、更加理性地读懂中国”。这些文章在更广阔的视野上,更重要的岗位上思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战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决策上都充分展现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

(二)主政中央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唯物辩证思维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时,宁德所处的地位在福建省和全国范围来看,可以算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他在主政中央时,中国所处的地位在亚洲和全球的范围来看,同样可以算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因此,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对宁德如何摆脱贫困的辩证思维和战略部署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但是,这是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重要的舞台上去演绎一个让中华民族摆脱贫困,走向复兴的思考和追求。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观察:

第一,出台一系列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和世界发展大趋势的治国理政措施,充分拓展了唯物辩证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对党、对人民、对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奋发有为,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2012年11月15日,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中外记者见面,他宣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这是扎根人民基本立场的唯物史观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更明确的体现。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复兴之路》展览馆发表讲话:“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5]中国梦,一经提出,迅速点燃了亿万华夏儿女心中的激情,凝聚起强大正能量。这是立足历史和现实,体现民心民意的唯物史观的更高层次的展现。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中央在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从推动科学发展到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到正确处理国际关系,从加强党的建设到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再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各领域、全方位地闯新路、开新局,一个个重要部署有序展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这是着眼现实,把握全局,在具体工作中全面协调、辩证施治工作方法的生动展示。

这些思路和举措与《摆脱贫困》一书的辩证思路有着异曲同工的精彩,同样体现了立足现实、扎根人民的基本立场和在具体工作中辩证施治的工作方法。但是,由于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重要的舞台,这些辩证思维显得更加深刻和彻底。

第二,高度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辩证思维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注重学习。回顾习近平同志主持的中央政治局13次集体学习(2012年11月至2014年2月)。中央政治局先后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建设海洋强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文化软实力以及研究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13个专题进行了集体学习,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

尤其是2013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的,即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一定要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习近平强调指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看形势做工作不能盲人摸象、坐井观天、揠苗助长、削足适履、画蛇添足。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6]

这表明,习近平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辩证思维能力,把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和唯物辩证的思维能力作为提升领导干部治国理政能力的重要举措。

第三,“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体现了习近平唯物辩证思维的最新高度

2014年12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的:“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的提出,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上最新的顶层设计,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依法治国”部署,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在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八个方面要求。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两者犹如大鹏之两翼、战车之两轮;而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四个全面”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求,体现了“两个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内在统一。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梦”开篇,从作风建设和重拳反腐突破,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统领,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为两翼,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治国理政着力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放眼党的长期执政、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并付诸了实践。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体现了习近平唯物辩证思维的最新高度,也是《摆脱贫困》一书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思维发展的最新成果。我们可以这样说:《摆脱贫困》一书所蕴涵的唯物辩证思维方式不仅是习近平留给宁德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样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极其重要的思想宝库。

作者简介:黄 健 宁德师范学院思政部主任

参考文献:

[1]尤权:《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典范——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暨< 摆脱贫困>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求是网2014年08月29日http://cpc.people.com.cn/n/2014/0829/c64102-25563853.htm

[2]《习近平写给父亲习仲勋的一封拜寿信》,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4/1210/c85037-26180835.html

[3]习近平:上山下乡让我懂得了群众.http://www.zhengdao.us/a/shishijiangtan/zhengdangzhengben/2012/1120/898.html

[4]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

[5]习近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http://news.163.com/15/0309/06/AK8C9FMN00014AED.html

[6]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24/c_127416715.htm

上一条:习近平早期思想概述 下一条:“从严抓实”的党建思想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鲜活源头

关闭